我是1999年开始了解计算机的,那一年15岁,具体时间是7月8月初中读完了高中还没开学的暑假,当时想利用暑假时间学点什么,就向爸爸提出来想买一台计算机,当时几乎没有电脑这个称呼,都是叫做计算机或者微机。爸爸的工作单位刚好有一台计算机,于是便打听了一下价值两万多人民币,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2000年9月,高二开学了,有一天上午上完课,有一名要好的朋友带我逃课出了校园,把我带到了一个叫做“网吧”的地方,说是网吧,一共只有三台电脑,这个网吧的名字叫做“三剑客网吧”,因为这个网吧是由三名股东合资创办的,一人出资一台电脑。第一次坐在计算机前面手足无措,按哪个按键一点也不会,好在网吧老板很热情,几乎是手把手的教,第一件事情就是注册QQ号,那个时候这个通信工具还不叫QQ,叫做OICQ,当时免费的号码一般是八位数,用的人也不多。老板让我想一个昵称,我说那就叫“中国核弹头”吧,就这样有了一个互联网账号。
2003年4月,北京突然爆发非典疫情,学校紧急停课并建议我们各自回家,于是我就在家里休息了四个月时间,回到家里无所事事,再次提出了想买一台计算机的想法,爸爸就带着我去看了销售计算机的门店,其中有一台最便宜的报价3000元,17寸的球面CRT显示器,赛扬1.1G处理器,128M内存,20G机械硬盘,主板集成显卡。买回家后售后帮我装系统,他想安装Windows98SE 或者 Windows me,而我要求装刚上市的Windows XP,于是就给我安装了盗版的XP。第二天就迫不及待想上网,当时还没有宽带,只能电话线拨号上网,幸好家里有座机,把电话线拔了插在拨号的调制解调器的RJ11接口里,然后出门去电话亭买了一张20元面值的201电话卡回家拨号上网,调制解调器发出拨号的声音,经过漫长的等待显示网络已连接。接着就是打开浏览器,当时只记得一个网址,就是新浪,输入了网址以后等待了五分钟以上,新浪网首页才全部加载完毕,然后下载了QQ,和好朋友成功联系上以后就断网了,20元的201电话卡余额用完了。这么昂贵的上网费用也不是个办法,于是去营业厅咨询,他们即将推出一种可以在上网的同时还可以打电话的新方式叫ISDN专线,他比拨号速度要快一倍达到每秒128K,又远比光纤宽带要慢,但已经能满足我的需要了。从这时候开始我便可以尽情折腾了。
2004年6月,在逛电脑城的时候看到卖盗版光盘的摊位,看到一张RedHat Linux 9.0的操作系统光盘,出于好奇我就买下了,回去就开始折腾这个从未接触过的linux系统,经过一个小时的摸索和谷歌搜索(当时谷歌可以正常访问),我终于把这个系统安装成功了,开机进入系统一切正常,我发现这个系统什么软件都有,从浏览器,解压缩,文字处理,音视频播放应有尽有,系统装好了可以直接用,不同于windows还要去下载很多软件。但是系统一直没有声音,也连不上网络。切换到windows上网搜了一下让我手动安装声卡驱动和网卡驱动。于是我又切换到redhat,折腾许久也不知如何安装。于是就把它卸载了,这就是我第一次接触linux。
过了两个月,2004年8月份,也是在逛电脑城的时候又发现一个红旗linux4.0桌面版的光盘,我第一次看到国产操作系统,还是10RMB买回家开始装,这次倒是可以上网了但是还是没有声音,怎么折腾也没有声音,于是又卸载了。
再过了两个月,2004年10月,浏览中科红旗linux网站时候发现最新发布了红旗linux4.1桌面操作系统,赶紧下载ISO并刻录安装光盘(那时候很少用优盘装系统的),马上安装,结果一切正常,所有硬件能完美的被驱动,能上网,有声音,播放视频不卡顿证明显卡也能被识别。然后从此就天天泡在红旗linux论坛里。在这个论坛里我知道了什么是开源,内核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桌面环境,什么是包管理等等最基础的知识。由于当时没有国内的应用软件愿意开源,也没有任何软件提供linux版本的下载,所以一直就用系统自带的软件,偶尔遇到第三方软件根本不会安装,幸好论坛里经常有技术大佬帮我打包好rpm,我除了双击其他的根本不会用。
就这样我一有时间就泡在论坛里学习各位大佬的经验,心得体会,一直到红旗linux5.0的发布,由于我在测试版使用过程中提交了大量BUG,所以红旗软件公司赠送了我一套红旗linux5.0桌面版系统,包含一年的售后服务。利用这个售后服务我进步很快,以前在论坛上提问有时候能得到大佬们的帮助,有时候求助信息石沉大海。但是通过系统内置的售后提问,总是能及时得到技术人员的反馈,解决了我很多问题。到现在我还记得一些红旗linux论坛上一些大佬的网名:subbo loverf frog 等等,如果你们看到了请私信我,二十年不见,你们可好?
2006年6月,Ubuntu发布了6.06LTS版本,我在Ubuntu官网下载了几天也没下载成功,那时候网络太不稳定了,每秒几KB,甚至每秒几十字节。然后我在官网看到可以免费申请邮寄原版光盘,于是填写了一个申请表,英语很菜所有的内容全部填写拼音,就这样半个月后真的收到了五张官方原版的ubuntu6.06LTS光盘,之前听说ubuntu是南非的,但是邮寄的包裹发货地写的是英国。于是马上安装Ubuntu6.06LTS,一切顺利。安装好了以后测试硬件一切正常,我第一次发现有软件仓库这个东西,根本不用学什么命令安装,直接在软件仓库里找,点一下鼠标就能下载安装。第一次感觉到Linux和windows一样简单好用。
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冒出来,就是把硬盘里的Windows系统格式化,只安装linux单系统,我就这样做了。但是有两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第一就是打印机问题,我家里的联想打印机无法被驱动,只能在windows用。第二个就是腾讯QQ,当时还没有微信,这个QQ是当时唯一的大家都用的通信工具,因为腾讯一直没有提供linux版QQ,于是论坛里的技术大佬们自己搞出了各种私人开发的第三方QQ,记得有个很好用的lumaQQ,用的好好的突然被腾讯封了端口连不上了。再就是有个大佬给GAIM(Pidgin的前身)做了一个QQ插件,然后就可以通过gaim来登陆QQ了,还是好景不长,腾讯又把端口封了。再就是后来有个网名叫做云帆的大佬开发了一个叫做EVA的工具,登陆以后可以和其他QQ好友发信息还可以传文件,但是最后依然被腾讯把端口封了。在心里把腾讯公司和马化腾的祖宗十八代都给骂了一遍,自己不开发,别人开发一个你封禁一个,心里那叫一个万马奔腾。基于QQ和打印机的原因,我设想的只安装linux的计划也就无法实现,所以一直是windows+linux双系统方案。
2008年8月,腾讯推出了linux版本的QQ,功能非常简陋,只能发文字信息和传送文件,但是对linux用户来说已经足够了,终于不再为这个犯愁,同时我也把打印机换成了可以在linux中被驱动的HP。所以我就放心的卸载掉windows,开始尝试只用linux完成我所有的工作生活。一开始确实不适应,每次打开openoffice / libreoffice时候都想重新装上windows使用我熟悉的微软office(那时候linux上的WPS还远不如今天好用),同样的每次打开GIMP就会想photoshop,总之就是什么都不习惯但还是坚持下来了。
2011年微信开始普及,到了2015年,大部分公司开始将微信作为默认的工作联系方式,但此时微信电脑版并没有发布linux版本,所以到了2015年,不得已我又恢复了windows+linux双系统,此时windows在我这里唯一的作用就是登陆电脑版微信。
2020年8月,银河麒麟V10桌面操作系统上市,并在政府国企强制推广,这个系统里内置了一个简易的linux版本的微信,我试着移植到debian系统上发现也能正常使用,所以我再次格式化了windows系统,只使用linux单系统,就这样一直用到今天。尤其是去年2024年11月,腾讯终于推出了功能完整的linux版微信,这个国内linux用户最大的拦路虎终于消失了。越来越多的国产软件在官网开始提供linux版本软件的下载:微信 QQ 钉钉 有道云笔记 有道词典 网易邮箱大师 腾讯会议 腾讯文档 QQ音乐 石墨文档 百度网盘 坚果云 金山wps 奥维互动地图 向日葵远程 飞书 todesk等等,linux的软件生态越来越好用了。所以我个人认为2025年开始才能算真正意义上中国linux的元年,linux在中国从可用变得好用。
这二十年尝试过无数的发行版,用得最多的是 Arch,第二是Debian , 第三是Fedora。至于桌面环境,用得最多的是xfce,第二是mate,第三是LXDE。很少用Gnome/KDE/Cinnamon等,因为我倾向于占用系统资源尽量少的桌面环境。
具体到发行版,新手当然可以考虑deepin 优麒麟 ubuntu mint等发行版,这些二次开发的发行版从中文字体到输入法再到蓝牙打印机设置往往都配置的很齐全,不需要你过于折腾就能使用。当你有一定的经验后可以尝试一些根社区原始发行版,例如debian Fedora opensuse等等。对于系统目录结构和常用命令熟悉后可以体验一下Arch Linux,然后是Gentoo,LFS等等。各种发行版区别都不大,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包管理的区别,比如debian用的apt dpkg命令,Fedora用的dnf yum命令,opensuse用的zypper命令,Arch用的pcman yay命令等。
再说说桌面,新手可以从Gnome KDE Cinnamon三选一作为入门,这三个桌面环境功能强大预装软件也多,你需要动手添加的很少。如果你熟悉了可以用用轻快流畅的xfce mate lxde enlightment等,再熟悉了还可以试试窗管平铺……
随着用linux时间日益增长,也渐渐的习惯和喜欢linux上的一些软件,比如:
神器 Clash Verge Rev
系统清理 Stacer
短波收音机 Shortwave
免费听歌神器 LX-Music
FTP工具 Filezilla
下载工具 Motrix
词典翻译 Goldendict
邮件客户端 Thunderbird
浏览器 Firefox
云同步笔记 Joplin
办公软件 OnlyOffice
思维导图 VYM
记账理财 HomeBank
图像处理 Gimp
看图 XnviewMP
音乐播放器 Audacious
视频播放器 VLC
截屏 Ksnip
磁盘管理 Gparted
地图 奥维互动地图
这些软件已经是我日常天天用的软件,大部分是开源的跨平台软件。
不管选哪个发行版 选哪个桌面环境 选哪一种包管理 都要坚持用下去 遇到问题千万不要逃避 有问题一定要多搜索答案 建议用bing搜索 以及DeepSeek搜索 另外各大发行版中官方维基做的最好的有三个 arch的wiki opensuse的wiki gentoo的wiki, 绝大多数问题在这些地方都有答案。想尽办法解决问题,千万不要三分钟热度遇到搞不定的就又回到windows,这样永远也学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