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倾向于只分一个 根分区 还是 单独把 home 分出来?

最近打算装个系统才意识到只分一个区,数据迁移的麻烦。各位怎么看?

另外,两个系统共用一个 home ,问题不大吧

在早期机械硬盘的时代,最低成本的数据备份通常是通过多分区来实现,即把数据备份到同一硬盘的不同分区。后来加装硬盘,可以变成在不同硬盘间备份。

换SSD之后,由于SSD的特性,不同分区间的备份策略不再有效,就要求至少有两个硬盘,才能实现数据备份安全。这种情况下,SSD不再分区,且所有数据都在SSD上,只是在系统上增加了一个自动/手动备件脚本,定期把重要的数据拷贝到其它硬盘上;其它硬盘可以是SSD,也可以是HDD。

你提到的数据迁移麻烦,我用着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主要是,我的备份脚本都是针对目录的,不是针对分区。

共用home这事儿没干过,因为其它系统都在虚拟机里了。

你说的数据迁移如果包括系统本身,也许rsync可以,我几年前用过,现在由于不折腾,所以系统基本不坏,所以备份就只备份数据,不备份系统了,有意外就重装。

1 个赞

最近打算装 debian Arch 双系统,然后共用 home 目录,不知道行不行
@lilydjwg 大佬,给点建议 :yum:

建议不这么做。软件版本不一样,容易打架。实在是想这么做,建议把 ~/.cache 分开,大概会问题少点。

:smiley:

先试试看吧,实在不行把debian删了

全盘一个分区

我还是喜欢把/home单独进行分区。在台式机上因为系统在Nvme固态上,数据在机械盘上面。而在笔记本上面,把/home单独分区是为了单独加密/home而不加密/分区。Windows也是这样做,把数据和系统分开,因为害怕Bitlocker发疯锁硬盘(我爸维护单位的电脑遇到过这个问题,Bitlocker莫名其妙要48位恢复密钥,因为是单分区,电脑上的数据全部丢了,当时还好那个人之前不久才做了备份)。Bitlocker出bug的话貌似只锁系统分区,暂时没有看到锁了其它分区的案例出现。

不要这样做,多个发行版共用一个/home大概率会出问题(配置文件),Debian为了统一的命名格式给软件上了很多patch,而Arch则是尽可能原生分发。另外你别说混用发行版了,你就是混用桌面环境不清理好配置文件的话都会出问题(我记得这个论坛里好像谁就遇到过)。

我用 LUKS 很多年了还没遇到过问题。万一真遇上,也可以看看网上有没有人研究出来解决办法,或者自己研究一下修一修。开源软件就是这点方便。

我用LUKS 2年了也没有遇到问题。不过对于Bitlocker,Bitlocker+TPM,然后Windows更新把TPM密钥清楚了。你怎么去修,全是黑盒。只能舍弃数据直接重装系统。

密钥肯定掌握在自己手里的~TPM 对于个人我实在是想不到有什么用。

用户数据与系统分离,系统一个子卷,/home一个子卷。

再加上那些不适合快照的,通通配置一个子卷

我试啦,两个系统共用一个 home 真是,泰裤辣! :smiling_face_with_three_hearts:

把 Arch 装好之后首先是 KDE 配置直接同步,然后是各种软件装好之后基本上不用配置了。令我惊喜的是 conda 也直接迁移过来了( conda 装在 下,环境变量是写在 ~/.zshrc 的)

我其实觉得混用发行版要好一些?我之前先装了 xfce 然后装的 KDE 导致 KDE 里面混了很多 xfce 的东西,整个桌面很不协调,只好把 xfce 清理干净 :upside_down_face:

全盘一个分区,gnomebox开个虚拟机搞一些可能会导致重装系统的东西。

不同linux系统可以共用同一个/home,只要用户名不同即可。
一般情况下我只会把生产力系统的/home单设,且设在不同硬盘上。测试用的系统只给一个/分区(某发行版会直接格式化已存在的/home分区),若觉得需转正时,再将/home迁移到已有的/home分区。

这种情况一般不叫「共用home」,因为只是共用/home,并没有共用$HOME

一般是/home单独分出来,重装系统不用动这个分区,然后双系统要把这个分区弄大也方便,不用动/分区。